“國家品牌計劃”旨在通過央視這個獨一無二的國家平臺,來尋找、培育、塑造一批國家品牌。央視廣告為什么要提出“國家品牌計劃”呢?
1、對媒體環境的反思和新的認知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面對日新月異的媒體競爭環境,面對所謂的全民擁抱互聯網,互聯網即一切的信條,我們也曾有過迷惘和困惑。
然而,短暫的憂慮過后,我們開始了深刻的反思。我們是否對所謂“新媒體廣告”反應過度了?我們是否低估了主流電視媒體影響力?我們的企業客戶是否因此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當我們在反思的時候,國外成熟的市場也開始了類似的反思。先來看看來自美國的反思,Facebook放棄了DSP的產品,一個程序化購買廣告的平臺。因為他們發現這個平臺上75%以上的流量,居然是假的,它是由劣質廣告和虛假機器人流量組成的。
還有一個,美國網絡安全公司,也就是White Ops在《2015年機器人流量廣告欺詐研究報告》中預測,由于非人類產生的流量,廣告商和企業將損失72億美元。其中有49%,也就是一半的廣告商因為機器人流量產生的廣告欺詐,損失在25萬美元到4200萬美元之間。
整體看來,每家廣告商平均損失達1000萬美元。我們再來看英國,這也是一個成熟市場,群邑(英國)是非常大的公司,在2015年底受到英國著名營銷機構Thinkbox委托,對電視廣告、電視直銷、廣播紙媒、戶外、郵件、網絡展示、付費網絡搜索等多種傳播途徑的短期、中期、長期營銷效果進行了比較分析。在中短期3月左右、這樣一個傳播周期中間來看,媒介傳播帶來的銷量大概是39%,其中33%來自于電視廣告,高于其他媒介傳播。其他媒介是這樣的,付費網絡搜索大概是22%,線上展示大概是12%,會員廣告是10%,紙媒8%,直郵8%,電臺3%,戶外1%。
另外一個,就是電視廣泛的到達率、覆蓋率所帶來的規模效應。研究結果顯示,電視廣告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高于網絡媒體2.7倍、紙媒2.5倍、廣播2.8倍。這份報告還顯示,電視直接或間接地提升了其他媒體傳播渠道的效率,電視促成的銷售最終通過手機購買方式實現的,占所有手機購買的25%;同樣,實體店中間的45%的銷售,網站銷售的29%都源自于電視帶來的影響。
此外,電視對網絡搜索和Facebook有33%的積極影響。我們再來看看,減少電視廣告的投放,對品牌帶來怎樣的影響?美國著名廣告周刊《ADWEEK》2016年3月7號發布了他們的研究報告,這個研究報告對于2013、2014年15個減少電視廣告投放的品牌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發現,其中11個品牌,每少花一美元在電視媒體上,他們的銷售額就會減少三美元。正是在這樣的媒體背景下,我們回歸常識,堅定了信心。
企業投放廣告,本質上是想獲取一張信任狀。有價值的地方才能創造價值。
2、國家電視臺的平臺自信、價值自省和使命自覺中央電視臺是中國最重要的輿論傳播陣地,是最具公信力的新聞傳播機構,這里每天能看見最高領導人的身影,聽得見普通百姓的聲音,內看960萬平方公里壯美山河,外知人類活動所及范圍最新動態,而融媒體的快速發展,讓央視無處不在。
近十億央視觀眾和新媒體用戶構成了世界最大視頻消費生態圈。作為國家電視臺,在過去的30年里,央視培育了無數中國品牌,成就了無數企業家的財富夢想,促進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所熟知的品牌,無一不在這個平臺上熠熠生輝。
國家賦予了我們廣告經營的權利和義務,實現國有資產價值最大化是我們的任務。但是我想它應該是始于廣告,但絕不止于廣告,特別是在新的30年已經啟航的今天,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一批能夠在全球市場上代表中國來參與商業競爭、進行文化交流的國家品牌形象。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無疑肩負了塑造國家品牌形象的歷史使命。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平臺自信、價值自省和使命自覺,去年9月份我們正式推出了“國家品牌計劃”。
2025-04-11